颅内表皮样囊肿又称上皮样瘤、珍珠瘤、真性胆脂瘤。表皮囊肿由Critchey于年正式命名。它与中耳胆脂瘤不同,不是由于反复炎症所致上皮脱落形成,而是先天异位发生的。如果异位组织发生在胚胎早期(即神经沟封闭时),则囊肿多位于中线部;如发生在晚期(第二脑泡形成期),则囊肿多位于侧方。少数表皮样囊肿可为外伤造成,如通过实验性损伤将上皮组织植入颅内可形成表皮样囊肿。本症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多见,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约占半数以上。
治疗:本病以手术切除为原则。要争取全切除,因为囊肿包膜是生长最活跃的部分。
患者陈某某,女性,23岁,住院号:。患者因“行走不稳6月”于-07-31入院。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伴头晕,右侧手脚震颤。外院影像结果示右侧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考虑胆脂瘤(珍珠瘤)。于-08-6行“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程顺利,术后病理报告示:(右侧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伴异物巨细胞反应。
本例手术由以下医护人员协作完成:
主刀:张良
助手:周铭
麻醉师:杨明明
手术护士:陈林娟刘涛
护理团队:李立娜、杨春婷、唐海兰、李小锋、李琼、陈小清、辛英飞等
图1:术前头颅CTA检查示右侧桥小脑角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内未见异常血管,后缘紧贴一小血管,内缘紧贴基底动脉。
图2:术前DWI示序列呈高信号,ADC图呈高、等信号影;病变边界清晰,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影,邻近脑桥受压变形、右侧三叉神经受压移位。
术后DWI报告示右侧桥小脑角区不规则形占位性病变已切除。
图3:术中可见肿瘤与周围结构。
图4:(右侧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伴异物巨细胞反应
图5:患者康复出院(-8)
排版、编辑:李俏
神经外一科(颅底脑干中心)简介颅底脑干中心由张良(教授、博士)领衔长期从事颅底脑干疾病的治疗。
主治:①脑膜瘤②胶质瘤③动脉瘤④脑出血⑤脑外伤⑥先天性血管畸形⑦脑积水⑧三叉神经痛等
联系方式
?()--
?手机:(张医生)
(李医生)
?(张医生)
(李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