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颅内原发性绒毛膜癌影像与病例
TUhjnbcbe - 2021/1/3 0:05:00

颅内原发性绒毛膜癌

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primarychoriocarcinoma,PCC)又称非妊娠性绒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男女均可发生。肿瘤可以原发于生殖系统,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颅内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primaryintracranialchoriocarcinoma,PICCC)多认为是来源于胎儿的卵*囊原始生殖细胞游移到发育中的神经管内所形成的肿瘤,病理上是生殖细胞肿瘤的一个亚型。在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中,PICCC罕见、恶性程度高且预后差,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23%,占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3%-5%,多数PICCC患者生存期不足1年,5年生存率为0%。PICCC的平均发病年龄小于20岁,好发于松果体区和鞍区,还可发生于侧脑室、基底节和脑实质内。松果体区肿瘤几乎均为男性,鞍区肿瘤男女比例接近。

PICCC典型临床症状:男性性早熟和女性继发性闭经,上述症状由肿瘤滋养细胞产生大量的HCG引起。其它症状肿瘤与肿瘤发生部位有关:如松果体区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积水,肿瘤压迫上丘出现Prinaud征;鞍区肿瘤出现尿崩和视力视野障碍;基底节区肿瘤表现为对侧肢体偏瘫等。

病理:肿瘤无包膜,质地中等,瘤内有大片出血常见。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内可见大量滋养叶细胞,间质内血管丰富,部分区域可见坏死。免疫组化:HCG表达强阳性。

血清肿瘤标记物β-HCG是绒毛膜癌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中有重要作用。

%的颅内绒毛膜癌β-HCG升高,当β-HCG0IU/L以上可直接诊断绒癌。

含有合体滋养细胞的混合生殖细胞瘤β-HCG也可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IU/L。

CT表现: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鞍区、基底节起,偶见与侧脑室或脑实质内。表现为混杂密度软组织肿块,以高密度为主。肿瘤实质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和囊变以及点状、结节状钙化,钙化主要位于肿瘤内部的浅表部位。

MRI表现:

1、松果体区、鞍区或基底节区不规则的类圆形肿块,与周围结构不清楚。

2、信号特点:PICCC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极易出血,亚急性期出血表现为短T1信号,慢性和陈旧出血表现为短T2信号。肿瘤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出血成分、钙化和囊变,因此各序列上信号较混杂。

3、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均匀,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强化形式以结节状和环形为主。

4、继发改变:脑积水,由肿瘤压迫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引起。

1、生殖细胞瘤:与PICCC临床表现相似,血清HCG升高,但一般不超过0/IU/L。MRI上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见囊变和钙化,但出血少见。增强扫描,强化较均匀。

2、畸胎瘤:血HCG可轻度增高,肿瘤内含脂肪、骨骼和钙化成分,肿瘤内囊变常见。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

3、松果体肿瘤:松果体肿瘤血清HCG不高。影像检查表现为松果体区类圆形等T稍长T2信号,肿瘤边界清楚,信号较均匀,肿瘤出血罕见。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为主。

4、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主要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稍多见。肿瘤可伴坏死囊变和出血,钙化少见,瘤周水肿明显。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均匀,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表现为不规则环形、斑片状等形式。

诊断要点:

颅内绒毛膜癌的两大重要特征:

1、血清HCG显著升高,大于0IU/L以上。

2、儿童松果体或鞍区肿瘤,含不同时期出血,MRI上信号混杂。

胡建新首医大三博影像

谢谢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颅内原发性绒毛膜癌影像与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