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果不其然,在直播间里和大家聊茶时。
最为被人热议的话题,还是聊冲泡。
这天,直播间里有新茶友现场提起,该怎么用盖碗泡茶?
他是一个新手,刚用盖碗泡茶不久,还不熟练。
于是发言,“在出水速度上,实在做不到你们这么快。”
没过一会,就有热心群众在出谋划策。
“出汤慢?那可以少放一克茶啊。”
但也有人说,投茶少了,泡出来的味道不准。
投茶量减少后,原本的黄金茶水比例便会失衡。
再泡出来的茶味,可就不是最佳状态。
正当众人还在热议前一个话题——盖碗泡茶出汤速度慢,要不要减少投茶?
这时又来了一位新茶友,加入讨论。
后面进来的茶友,同样是位不擅长用盖碗的新手。
他很是郁闷,接着就问,为什么用盖碗泡茶,茶味会越泡越浓啊?新手泡茶要注意什么?
再回顾前面的提问。
这一前一后的两个冲泡提问,完全可以串联起来。
盖碗泡茶时,茶味会越来越浓的原因,要从这5点说起。
《1》
第一,盖碗容量别太小。
泡白茶的盖碗,以毫升为标准。
容量太大,不妥。
大盖碗不聚香,且模样笨拙,不够精致。
再加上,比起“标准碗”,大盖碗的自身重量已经不低。
在投茶注水后,再拿起来时,更是容易手酸。
稍不留神,就容易拿不稳,失手打翻盖碗。
另一方面,容量太小也不是好事。
假设容量只有80毫升,那么泡出来的茶汤,估计只有一人独享。
再稍微多出一两人同时喝茶,茶汤就会不够分。
此外,容量偏小的盖碗,投茶量也得跟着减少。
要是不小心,买到容量偏小的盖碗。
但是在投茶量上,却延续投茶5克的做法。
容易因茶水比例失衡,导致茶汤滋味被泡浓泡苦。
《2》
第二,投茶量要精准。
毫升白瓷盖碗,泡白茶时,建议投茶量是5克。
如此,才是冲泡白茶的黄金茶水比例。
不多不少,正好适宜。
但也有人纳闷,这5克的量到底该放到哪里才合适?是不是要放满盖碗一半?
不不不,单凭手感/凭干茶体积来断定投茶量,误差太大。
5克银针散茶,和5克秋寿眉散茶放在一块对比,体积相差甚远。
而同样是秋寿眉,散茶与饼茶的体积,更是前后差距极大。
此时,凭肉眼估算,根本拿捏不准。
为免投茶过量,导致茶味泡浓,浪费好茶。
在茶桌上,很有必要配上克秤。
用电子克秤称茶,在以克为单位的前提下,可以将投茶克数精准控制在小数点后两位。
比起随手一抓,用克秤称重后再投茶,显然更靠谱。
联系日常经验看,平日里做一个蛋糕,糖霜/奶油/蛋白用量等烘焙食材,尚且要称重配比。
更何况,冲泡动辄好几百、好几千、甚至上万一斤的好茶?
为避免茶味被泡浓,精准投茶很有必要。
《3》
第三,出汤速度要快。
盖碗泡白茶,在标准茶水配比下,出汤速度一定要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尤其是冲泡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完全可以“秒出”。
不必担心快出水冲泡,茶味会寡淡无味。
相反,短短数秒时间,便足够泡出浓淡适中、鲜香醇爽的茶汤!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便可合盖出汤。
用时5秒、7秒,便已足够,片刻都不需耽误。
第一冲,秒出。
第二冲,秒出。
第三冲,秒出。
第四、第五、第六冲,同样秒出。
随着大量茶味物质被消耗,越到后面,茶味越是有限。
此时,可以视具体茶味浓淡变化,适当加时。
前期快,后期逐渐延长出汤时间的泡茶方式,可以让每一冲泡出来的茶汤,茶味释放更均衡,更耐泡!
不会出现,本可泡出十来冲茶汤的滋味物质,一次性浓缩成四、五冲浓茶。
随后,茶味便彻底变淡的情况,这太浪费了。
《4》
第四,如何做到快出水?
对新手茶友而言,用盖碗泡茶时。
最为令人困扰的地方,是出汤速度不够快。
试问,这道难关该如何攻破?
关键的要诀,在于勤加练习。
每次泡茶前,先将桌面收拾整齐、清爽。
确保所有泡茶工具,都放置在自己最顺手的位置。
烧沸一壶水后,准备泡茶。
为做到快速出汤,要先做好预备动作。
一手持烧水壶,一手持盖,左手右手同时出动。
随后,快速往下注水。
注意了,快出水的计时,是从往下注水刹那开始的。
所以从注水这一环节开始,动作就需要加快,缩短茶与水的接触时间。
待注水完毕,注水线接近碗沿时。
迅速放下盖,合上盖就倒出茶汤。
切忌,此时不需左刮右拨。
而是在合盖瞬间留出适当开口,直接将盖碗倾斜,倒出茶汤。
为避免在拿起盖碗瞬间,因为烫手,影响到手上的动作,导致出汤速度慢。
要牢记“三指握碗法”,拇指和中指放在碗沿上,食指抵住盖。
手指头不要触碰到滚烫的碗壁,便能杜绝烫手风险。
概括来看,为做到快出水,可以参考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
左手、右手都要同时调动。
注水时,一手持壶,一手持盖。
注水完毕的刹那,一手持壶,一手合盖。
出汤时,新茶友在出汤动作尚未熟练时,可以先不着急将烧水壶放下。
等盖碗内的大部分茶汤后,再将水壶归回原位。
总之,掌握拿盖碗的技巧,分秒必争。
将泡茶出汤动作练得熟练、顺畅后,自然能又快又好倒出茶汤!
《5》
第五,为避免茶味越泡越浓,要沥干茶汤。
从盖碗内倒出茶汤,动作要快,更要精准,不能拖泥带水。
只倒了大半茶水进入公道杯,而盖碗内部还留有不少茶水。
此时,茶汤根本没沥干。
当你泡茶前一道茶汤,从公道杯内分汤进入茶杯,正准备慢慢细品时。
剩余在盖碗内部的残留茶汤,便会成为“引子”。
时刻都在牵引着剩留的茶味物质浸出。
等到喝完一道茶,再准备注水冲泡时。
盖碗内部的残留茶水,俨然是浓酽苦涩异常。
继续注水后,这部分苦茶汤又会兑入下一道茶汤内。
又导致一下道茶汤滋味变浓、变苦、变得大不如前。
可见,盖碗泡茶不沥干,会留下茶味越泡越苦的诱因。
越喝到后面,越觉得茶味发苦!
为此,用盖碗泡茶时,讲究干净利落。
倒出大部分茶汤后,加大倾斜角度,再次出汤。
又或者,还可以再重复一两遍出汤动作。
直至盖碗内滴汤不留,再放下盖碗。
泡茶时,要留心细节。
在细节里,更能体现茶事之美。
千古以来,都是如此。
在泡茶烧水时,唐朝的陆羽,正是因为细心。所以,看到了水沸后的模样。
向上涌起的水泡,从小到大,像鱼目,像涌泉,像波涛。
等到宋朝,文人间开始盛行斗茶。快速击打下,茶沫形似雪乳,细腻异常。
论饮茶观察细节,大家都认真得很。
还有明代的张岱,他独创了兰雪茶。
从一杯茶的汤色里,能看到“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多令人心生欢愉!
等到现在,用盖碗泡白茶。
从盖碗选择,到投茶用量,再到拿盖碗的手势。
点滴细节,才能泡出鲜香动人的好茶。
在数杯佳茗里,慢慢消磨时光,可使流年生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