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莫如“老即服力”
老赵退休好几年了,闲得五脊六兽。一天,他正与几位老邻居在楼下闲聊,突然看到有辆搬家公司货车停在他家楼前,随后便看到有人往楼里搬东西。经询问得知,原来他这个单元四楼搬来一位新邻居。
老赵是个热心肠,既然邻居乔迁,哪有袖手旁观之理,于是就凑上前去。此刻,搬家公司的人正从车上往下抬电冰箱,老赵便上前搭把手。本来此类物件搬家公司都是一个人往上背。但人家一看有人帮忙,便与老赵俩抬起来往楼道里走。
老赵虽已退休,但身体尚好,如果抬个冰箱,中间再歇几阵,也不是不可能。可今天他是出来纳凉的,脚下穿着一双拖鞋。再说他一直是退着走,而搬家公司那位是往前行,走着走着,老赵脚下一滑,摔倒在楼梯上。冰箱砸在老赵身上,随后又在楼梯上打了几个滚。其结果是老赵连摔带砸小腿骨折了,邻居的电冰箱也摔坏了。
没人过问老赵的伤情,新邻居只顾与搬家公司争吵怎么赔冰箱。
新邻居说:“我花钱雇你们搬东西,摔坏了当然要你们赔。”
搬家公司说:“如果不是你们的人伸手,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邻居说:“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我还纳闷,你们怎么穿着拖鞋出来干活?”
搬家公司最后是否赔偿了电冰箱,至今尚不得而知,邻居们只知道老赵是自己花钱治疗的腿伤。虽然医疗费可以报销一部分,但除了花钱还得遭罪不是。
最让老赵寒心的是,那位新邻居不仅没来看他一眼,在与别人唠到这件事时还满腹怨气,怪老赵把他一个新冰箱给摔坏了。
像老赵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几个月前,一个女人在路边倒车,一位热心的老哥看她摆弄得挺费劲,就过去指挥。不料在他还使劲高喊“倒!倒!”的时候,车前角竟刮到了旁边那辆车。
笔者列举上述事例,目的绝不是要打消人们助人为乐的积极性,只是想劝告愿做好事的老人,在实施某些义举前一定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否则很可能像老赵或那位老哥一样,事与愿违,越帮越忙。
按常理说这种道理本无须提醒,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对老人褒义的评价为“老成练达”,贬义则为“老谋深算”。而这二者不管占上那条,遇到于己无关的事,都会早早躲到一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像老赵这样没事找事的老人真个是越来越多。其原因一是近年老年人的精力、体质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提高,虽然也知道自己的年龄在一天天增长,却仍旧对其能力充满自信,就连对相貌体态的变化都全无自知之明。一次笔者去参加婚礼,看到娘家戚中来了几位老头老太,据说其中就有新娘的奶奶。在这些老人当中,有几位特别喜欢照相,每当新娘新郎出现时,便凑上前去合影。可能是老人的存在影响了摄影效果,而摄影师又不知她们的身份,所以几次“请那几位老人靠靠边”。为此,新娘的奶奶发火了,她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竟然要愤然离席。
这件事搞得两家闹出了矛盾,给一个新家庭罩上了阴影,而事情的根源正是由于老人没有摆正自己位置,至少是在摄影师的眼中影响了“市容”。
老年人喜欢“助人为乐”的另一个原因是都想把“老骥伏枥”当作精神追求,当成明知老了却不服老的理论依据。其实只要我们将这首曹操的《龟虽寿》多读几句,便不难理解所谓“老骥伏枥”不过是诗人的一种愿望、一种志向。
曹操在该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几句的意思是说“老的千里马虽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这样的话听起来是鼓励人到老了的时候,仍旧要有雄心壮志。但如果细细品来,就能感觉到其中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感叹,而且在这壮怀激烈的感叹中,还流露着无可奈何。
对于这种观点,宋代的陆游在其所著的《与何蜀州启》中写道:“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逆风撑船,终不离于旧处。”而我国近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则在其《雅舍小品
#8226;退休》一文中谈到:“真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是少而又少的,大部分人还不是舍不得放弃那五斗米,千钟禄,万石食?”
这个道理说白了就是,都已经趴在槽头吃草了,想啥还不是白想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都不能避免。为此,笔者觉得应将“老骥伏枥”改为“老即服力”,让老人们面对现实,不要自己逞强,也别给别人添乱。
那么是不是人只要老了,就只有讨嫌的份儿呢?当然不是。这里笔者列举了几位名人对老人的评说:
高尔基说:“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
康德说:“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梁实秋在上面提到的《雅舍小品续集
#8226;退休》一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退休生活就是真正的退休,完全摆脱赖以糊口的职务,作自己衷心所愿意作的事。有人八十岁才开始学画,也有人五十岁才开始写小说,都有惊人的成就。”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意识到自己撰写这篇文章,好像就是在做“老骥伏枥”的事情,看来人都是说别人容易,管自己难。赞相关美文阅读:·忽梦老屋木门咕嘎声·韦墨诗百首之十四:因果·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洛克的不朽·锅碗瓢盆的趣事趣言趣语-第590篇·梦之随想·一峰独秀陈·好·孙二娘的人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