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小蒙实习生翟小凡
“能听到孩子叫他爸爸,能吃进去我喂的饭,真的很不容易了。”红梅(化名)的丈夫李先生遭遇车祸,虽然紧急抢救捡回一条命,却成了“植物人”,足足昏迷了四个多月。日前,山东第一医院急危重症神经外科为患者进行了高位脊髓电刺激手术,术后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成功转醒。
汪建军主任团队在查房
昏迷四个月终于苏醒
9月2日,记者在山东第一医院急危重症神经外科病房内,见到了即将带丈夫出院的红梅,提起恢复意识的丈夫,她连声说着感谢,不断表达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虽然还要继续做康复治疗,但是人醒过来了,接下来就有希望了。”
李先生今年42岁,今年四月的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乘坐的面包车与大货车相撞发生严重车祸。虽然经过紧急抢救,最终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因为车祸导致大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李先生随即陷入昏迷状态。
随后,家人将李先生转入山东第一医院急危重症神经外科继续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急危重症神经外科汪建军主任及其团队,决定为其实施“植物人促醒术”。
李先生的脑干颈髓交界区被植入了“大脑起搏器”,经由电流刺激中枢,以促进唤醒。手术无需开颅,仅从患者后颈部切开一个小口,将一个微型电极片植入颈部脊髓上段接近脑干的位置,再从胸口开一个小口,植入起搏器即可。
“手术难度不是很大,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手术效果因人而异。”汪建军说,手术之后近两个月的时间,患者就开始出现了自主意识,可以正常交流了。
“此病例在国内来看,都是恢复效果比较好的。”汪建军表示,一般都得术后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一年,才能看见比较明显的临床效果,而此患者仅用了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就恢复了自主意识。
植物人苏醒是待解难题
“大脑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目前来说,植物人苏醒仍是世界难题。”汪建军主任表示,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在持续下降,但其中部分患者处于持续昏迷状态,每年新增不少“植物人”,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
当前,我国医学界对植物人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促醒、高压氧促醒、周围电刺激促醒、感官接触促醒治疗等等,总体疗效有限,效果欠佳。而手术促醒是一项新的治疗方式,就国内而言,对持续植物状态病人的意识恢复仍处于探索阶段。
“神经调控手术是对植物人治疗所进行的一种医学探索,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一个福音。”汪建军主任说,神经调控手术主要包括DBS脑深部电极植入术,SCS高位脊髓电刺激术,作为患者意识恢复的辅助手段。
据介绍,像一些颅内肿瘤、严重的颅脑创伤,急性脑血管病等,经过救治以后有一部分病人是有意识恢复的,但还有一些意识恢复不了,这样的患者医生一般建议先去做康复。
汪建军主任说,康复一般要进行三四个月,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就得延长到五六个月,然后再做评估,如果有最小意识状态,就可以尝试做SCS、DBS这种神经调控手术,作为病人促醒的辅助手段。而病人苏醒只是漫长治疗走向康复的过程中的一小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植物人手术促醒需要条件
最早是从三四年前,山东第一医院急危重症神经外科就已经开展高位颈髓电刺激术,是山东省医院之一。“持续植物生存状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也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而通过神经调控手术,其中会有一小部分病人会苏醒过来,获得明显受益。
不过,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所有的植物人都适合。“患者有最小意识状态时是比较适合的,昏迷程度相对轻一点的也可以,我们叫MCS最小意识状态。”汪建军主任说,能否进行这类相关神经调控手术,医护人员通常会做严谨的判断。
汪建军主任强调,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通过CRS-R评分、电生理及功能神经影像评估,认为关键部位脑细胞尚存活,有一定的意识追踪,视觉追踪,保证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不然即使勉强手术,唤醒的概率也极低。
李先生成功促醒的病例,也标志着该院在“植物人”促醒方面的治疗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期待更多植物人将有机会通过手术获得苏醒,创造生命奇迹。
汪建军,山东第一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医院优秀中青年重点培养对象
社会兼职:
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创伤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解剖学会临床神经解剖分会委员兼秘书
专业擅长: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和N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
脑外伤后脑积水、癫痫、脑功能重建及康复治疗;
急性脑卒中和脑外伤颅内压监测和控制;
颅内良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颅内恶性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性治疗;
功能性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显微外科治疗;
脑血管病及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四全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