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9月18日讯(记者晏雯通讯员杨岑)“风险极高,但必须全力一搏。因为这是两条生命!”面对“生命中枢”被脑干延髓肿瘤侵占、临产前几近瘫痪的柳女士,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实施“三步走”救治战略——产科、神经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接力挑战“最高风险”,让她安全产下新生命后,又顺利切除肿瘤重获新生。9月18日,柳女士顺利出院,母女团聚。
MDT护航高危产妇闯过“生门”
27岁的湖北洪湖柳女士怀孕六个月时,开始手脚无力,无法独立行走,医院诊断出妊娠期高血压。但吃降压药物治疗两月后不仅无好转,说话也变得口齿不清、虚弱不已,进食后还常常呕吐和呛咳。6月9日,临近预产期却不得不坐着轮椅的柳女士,被家人推到医院产科就诊。
会不会脑子里长了肿瘤?接诊产科医生孙艳梅副教授迅速判断病情,并为其开启绿色通道,紧急安排住院和相关检查后,MRI检查结果证实:在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干延髓部位,有一直径约4cm大小的占位性病变!
孕期周数增加,肿瘤血供就更加丰富,细胞增生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考虑到该病医治过程十分复杂,孕妇可能出现的高颅压、神经损伤和意识障碍癫痫等紧急问题,产科主任范翠芳教授紧急启动高危孕产妇MDT会诊。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专家就分娩方式和预后反复讨论、周密论证后,决定全力一搏,先为新生命开道。
6月10日,多学科专家随时待命,詹丽英教授和麻醉科侯家宝医生为柳女士气管插管、畅通呼吸通道,全程为手术保驾护航,产科范翠芳教授与孙艳梅教授团队严密配合,为其施行剖宫产手术。5分钟后,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响彻手术间,柳女士成功闯过第一道“生门”,母女平安。
根据术前制定的方案,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柳女士,带着气管插管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诊疗度过围手术期。待出院休养恢复后再返院择期行脑干延髓肿瘤手术。
刀尖起舞,13个小时鏖战手术“禁区”
产后一月后,柳女士症状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声音嘶哑、轻度呼吸困难、气道分泌物多、饮水及进食呛咳,再次被送入医院诊治,入住该院神经外II科。颅底肿瘤权威专家刘仁忠教授医疗组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其为脑干延髓巨大肿瘤、枕骨大孔疝、后组颅神经麻痹和梗阻性脑积水。
刘仁忠教授介绍,脑干密集存在有神经核团、传导束和网状结构,脑干肿瘤多为浸润性生长的胶质细胞瘤,随着病程进展,致死致残率很高。脑干延髓肿瘤常边界不清,手术难度极高,极易造成脑干内重要结构损伤,被称为手术“禁区”。而延髓位于脑干最下方,与脊髓相连,是控制呼吸、心跳、消化、循环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在延髓取瘤,无疑是在刀尖上起舞,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极大挑战。”
刘仁忠教授团队与患者家属多次详细沟通病情、手术方案及相关风险,患者家属的坚持和信任给了刘仁忠教授和团队极大鼓舞。他们决定挑战手术禁区,全力挽救这位年轻母亲的生命。
7月22日,刘仁忠教授团队联合麻醉科制定详细周密的术中术后预案,完善所有术前准备后,主刀给柳女士施行手术。由于肿瘤质地较硬、血供丰富、与脑干边界不甚清晰,刘仁忠教授在显微镜下一点一点仔细分离,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运用超声刀及显微操作器械分块切除肿瘤。
手术过程异常艰难,术中危情频发、险象环生,对手术技巧和体力都是极大考验:柳女士多次心率减慢,最低时心率降至38次/分,此时只能暂停手术,待心率恢复正常后调整手术策略继续“攻坚”——历时13小时,肿瘤最终得以顺利切除。
接力救治摆脱噩梦平安回家
术后,柳女士即恢复自主意识,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但仍面临着肺部感染的威胁。术后5天,他的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气道分泌物变多,接受气管切开术后,仍高烧不止,痰鸣音明显,转至呼吸ICU继续治疗。
8月11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Ⅰ科主任陈国忠教授带领由曹霞教授、陈宏斌教授等专家组成的呼吸ICU团队,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判断柳女士肺部感染加重导致发热、呼吸困难,且感染为多重耐药菌,治疗难度较大。
团队发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团队优势,为柳女士“量身定制”了精准抗感染、促进肺复张、优化气道管理、重症肺康复治疗、营养支持等个体化治疗方案。2天后柳女士的体温即恢复正常,肺部痰鸣音及啰音也明显减少;静脉抗感染的同时,通过床边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局部炎症抗生素治疗,减轻局部炎症,肺部感染逐渐好转。
9月2日刘女士成功拔除气管导管,9月8日气管切口愈合。经过专业精准治疗,柳女士肌力恢复明显,9月18日,肺部感染病灶已全部吸收的她,终于“三步走”跨越“生死门”,顺利出院,与家人团聚。
近年来,医院组建了40余个疑难危重症及专病的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将多个学科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确定合理的全程治疗方案,达到让病人临床治疗的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