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关于如何看待盖碗,茶圈里主要分成了两派。
有一部分茶友,爱它极深,几乎已经到了离不开的地步。
甚至出差旅行,都要随身携带,在酒店里也能随时泡茶。
而另一部分茶友,则是极度排斥。
在他们看来,盖碗并不实用,使用的时候还得承担烫手的风险。
尤其是新人,打翻盖碗乃是常事,活生生把茶桌变成了“车祸现场”。
然而,生气归生气,兜兜转转还是会回来。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会知难而退。
想着既然盖碗会烫手,那就改用紫砂壶吧,反正都是茶具,泡出来的味道应该不会差太多。
可是,味蕾终究不愿意妥协。
这像极了爱情。
再加上,大家去外面的茶叶店里喝茶、买茶,会发现,茶掌柜也大多是用盖碗。
事实证明,紫砂壶无法适配所有茶类,尤其是我们福建的白茶、岩茶、红茶。
万一泡出来的茶汤,香气减半,滋味浓苦,客人不买单怎么办?
所以,茶掌柜断不可能冒如此大的风险。
还是用白瓷盖碗泡茶,简简单单,还原茶叶的本味。
其实,只要掌握了诀窍,盖碗泡茶也很简单,不仅不会烫手,还能像高手一样行云流水地冲泡。
想学的朋友,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吧。
《2》
诀窍一:挑选实用性强的盖碗
相信列位看官会觉得好奇,什么样的盖碗才算实用?如何判断自己家里的盖碗实不实用?
实际上很简单,主要看3个方面。
首先,看盖碗的泥料,是厚还是薄。
或许有些人认为,越厚的盖碗,隔热效果越好,也就越不容易烫手。
但事实恰恰相反,薄瓷的盖碗,碗壁薄,散热快,注水后温度急速下降,自然不会觉得烫手。
泥料厚的盖碗,散热慢,热量反而会聚积在内部,仿佛一个烫手山芋。
并且,泥料厚的盖碗,往往也比较重,再加上茶叶和水的重量,普通人很难轻松操作。
其次,看盖碗的边沿,是宽还是窄。
碗沿宽的盖碗,向外延伸的面积更大,热量不易聚集,能够很快地散发出去。
当手握在碗沿处时,由于和碗身隔着一段距离,也就不那么烫手了。
碗沿窄,或者根本没有碗沿的盖碗,使用起来就比较困难。
这无疑是让手直接接触滚烫的盖碗,稍不注意,温度太高造成手滑,还有摔碎盖碗、烫伤自己的风险。
最后,看盖碗的容量,是大是小。
实用性强的盖碗,不大也不小,毫升左右刚好合适。
容量过大,比如毫升或是毫升的盖碗,碗口大,重量大,不适合新手。
即使是有泡茶经验的人,遇到这样的大盖碗,仍会有失手的风险。
《3》
诀窍二:学会三指握碗法
买回来一个盖碗后,该如何使用它,令很多新茶友迷茫。
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些摆拍的茶道图片。
看起来优美,但真正尝试过的人才知道,那些方法极度烫手,完全不实用。
盲目模仿,被烫成红酥手的概率极大。
而正确的拿盖碗姿势,应该是三指握碗法。
伸出自己的右手(泡茶惯用手),把大拇指和中指分别握在碗沿的两边。
切记是碗沿,不是碗身。
注入沸水后的碗身,温度极高,用手直接触碰,正常人接受不了,除非练成了铁砂掌。
食指放在盖子的盖钮上,轻轻搭在上面,起到固定作用。
当它们各就各位后,就可以用手腕的力量,把盖碗平稳地端起来。
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先用空碗,模仿着倾倒、出汤、沥干的姿势,再放回原处。
没问题以后,再注入温水,继续练习。
如此反复练习多次后,等熟练了,不会把水洒得到处都是,再接着用沸水练习,渐渐形成肌肉记忆。
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
《4》
诀窍三:注水不要过满
泡茶的时候,注水也是门学问。
也许在大家看来,注水不过是把水倒进盖碗里,把茶叶浸润。
满了,自然就不会再注了,这是人的本能。
然而,看似简单的步骤,却也暗藏玄机。
说实话,很多茶友并不知道注水线在哪里,也就是在什么位置收手。
收手太快,注水量不够,导致茶汤滋味过浓,苦涩感重。
而收手太慢,又会因为惯性的作用,造成注水过量,溢出盖碗,打湿茶桌。
彼时,因为没有给手预留出足够的位置,一握上去,就能感应到沸水的温度。
伸手去抓盖碗,只会觉得滚烫无比,根本无法端起来。
一般来说,注水量与盖碗的碗沿平齐,是最好的状态。
当然,不能等到眼睁睁看着已经到了碗沿处才收回水壶,那就太慢了。
应该要提前一些,将水壶收回时,还会有一些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发挥惯性的作用,控制好注水量,不多也不少。
不过,要掌握好这个量,并不容易,一定要多加练习。
找到手感,自然就能无师自通。
《5》
诀窍四:控制好按压盖子的力度
曾经有茶友反映,烫手的不是盖碗,而是开口背后熏出来的水蒸气。
由于正好对着手心的位置,常常被烫红。
所以,盖与碗交合处开口的角度,也要适当调整。
不能把盖子压得太低,否则背后翘起位置的开口太大,水蒸气散发,容易熏伤或烫伤手。
要知道,水蒸气既有水分,又有温度,比单纯的高温,威力更大。
同时,盖子又不能不压着,否则起不到固定作用。
万一打滑了,开水洒出来,照样会烫手。
至于这个平衡要如何掌握,还是那句话,熟能生巧。
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放在哪里,都很合适。
《6》
诀窍五:快速出汤,不闷泡
闷泡,不仅会导致茶汤被泡浓泡苦,还会让盖碗变得烫手。
简单来说,就是当沸水注入盖碗时,温度尚未完全遍布碗壁。
只要速度够快,就烫不到你。
快出水,7-8秒内出尽大部分茶汤。
也就意味着,从注水到拿起盖碗的时间,差不多是5秒。
区区5秒,盖碗碗沿的温度并不高,甚至可能根本感受不到热量。
只有从侧面徐徐散发出的水蒸气里,能感受到高温的威胁。
但如果选择闷泡,温度就会遍布整个盖碗,乃至蒸发到盖子上去。
这时候会发现,整个盖碗变得十分滚烫,仿佛写着“生人勿进”,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强行端起盖碗出汤,极有可能导致手被烫红烫伤。
只好耐着性子,等待热量散发出去,温度下降以后,再出汤。
可是,到了那时候,茶叶和水不断接触,释放出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错过最佳出汤时机。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必定是浓酽苦涩,不好喝的。
《7》
新人入门的第一课,就是学习泡茶。
爱喝茶的人,或者说想喝茶的人,不会泡茶怎么行?
然而,向老茶客寻求经验,对方往往会告诉你,烫着烫着就会了。
就像小时候学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怎么样都无法保持平衡。
直到摔了一跤,蹭破点皮,就迎来了转折点。
再骑上去的时候,一溜烟就跑远了,好似身体自动学会了一种技能。
其实,哪里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努力的结果罢了。
从不会到会,再到精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烫手,则是学习中的小挫折。
而只要掌握了诀窍,就能越过一些挫折,更轻松地到达对岸。
成功,除了勤奋,找对方向同样关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