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年看中国广东行开启后疫情时 [复制链接]

1#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李丽通讯员朱婧娴李琛

年以来,因疫情的影响,线上合作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模式。纪录片这种高度依赖实地拍摄的艺术形式可否应对考验,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国际拍摄制作,打通体验中国文化的云端通道?年5月,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承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活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国际团队采取实地拍摄、云端制片的方式完成十部多媒体短片,并于5月9日在暨南大学进行了集中展映。

“看中国·青年影像计划”是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体验与影像创作实践项目。项目中,外国青年电影人在中方志愿者配合下,每人完成10分钟的中国文化纪录短片。通过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中外青年之间的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合作。项目自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在国内外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彰显中国魅力、宣扬中国文化的品牌项目。

年,组委会把难度最大的“线上看中国”任务交给了“广东行”。这是后疫情时代的独特制片模式,创作团队由三部分人员组成:身处境外的外国青年导演、已在国内的留学生摄影师、身为暨南大学珠江电影学院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中方制片人。拍摄制作过程中,来自加拿大、伊朗、斯里兰卡、巴西、印度等国家的28位外方青年电影人和12位中方制片人,通过屏幕共享和视频通话的线上交流方式,进行前期选题调研、确定拍摄计划与影片结构。

纪录片导演方家麟(JocelynFord)为本次“看中国·广东行”的外方指导老师,她和中方指导老师吴启慧一起,带领团队克服文化、语言等诸多困难,成功完成创作。

“看中国”年度主题为“家庭·家园·家国”。摄制团队分别前往广州、顺德、珠海、汕尾、湛江等地,聚焦中国的“家文化”,讲述外国青年眼中的中国家庭、家园和家国的故事。参与拍摄的国际制片团队立足广东特有的粤绣、早茶、祠堂、渔歌文化,完成《茧》《寻找家》《祠别车陂》《寻味》《归于自然》《蓝鸟之歌》《丝缕入穗》《渔歌》《榕树之下》《广漂》十部短片,真实地记录温暖人心的普通家庭、多姿多彩的魅力广州、不断发展的美丽中国,在影片中展现中外文化的思考与碰撞,在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的同时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线上看中国”没有拘泥于传统影视制作形式,而是通过创新的多媒体制作形式,将手绘、定格动画、3D建模等融入实拍镜头,打造出极具表现力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副教授、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研究院院长郑伟认为,这十部作品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寻找独特角度,把控表达事物距离的分寸感;从纪实到虚构,呈现出了丰富的创作维度。

他指出,作品《茧》基于导演对自梳女的研究,将主题的故事演绎成一个关于女性自尊与独立的神话,不仅展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反抗,也体现了自梳女冲破世俗枷锁的决心。

短片《寻找家》讲述了老护士王非男与其弟——抗美援朝老兵王冀生之间将近85年的亲情故事。创作者用定格动画和历史档案,生动地再现了两位老人亲历的历史事件和有苦有乐的家庭故事,感情真挚,足以打动中外观众。

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理事向云驹指出,广东是外国看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暨南大学作为“看中国·广东行”的承办单位,不仅展现了广东独特的文化资源与艺术魅力,也发挥侨校的独特优势,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他表示,暨南大学作品《光》在年“看中国”的余部影片中脱颖而出,体现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在电影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水平。

(更多新闻资讯,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